有這樣一群孩子,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,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,醫(yī)學(xué)上他們被稱為孤獨癥兒童,他們在溝通交流方面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“來自遙遠星球的”思維模式,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潛心育人,種下一朵鮮花
故事的主人公叫小宇,一位有著嚴重情緒問題、社交障礙和多動的孤獨癥兒童。初遇小宇時,他正縮在教室的一角,將積木一塊塊壘成筆直的塔,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“你幾歲啦?”“要不要吃糖?”幾個老師輪番上陣,小宇愣是秉持著沉默是金的原則,一聲不吭,自顧自地玩著積木。不說話就不說話吧,長期堅持總有一天會開口說話的,本以為日子就會這樣安靜地過下去。但還沒有一天,小宇就狀況百出,一上課就滿教室亂跑,手上也閑不住總是藏著兩塊雪花片偷偷把玩,強制收走就高聲尖叫,與初次見面安靜的美男子完全不符。每次只能硬撐著上完一節(jié)亂糟糟的課,對其他小朋友也是影響頗大,紛紛開始效仿,老師和家長們都為此感到很頭疼。
有多少了解,才有多少策略。學(xué)期初我就奇怪,怎么從沒見過小宇的爸爸媽媽,總是年邁的奶奶接送小宇,也從沒聽小宇叫過爸爸媽媽,在與奶奶交流中我們了解到,小宇4歲被確診為孤獨癥,爸爸再婚生了個小弟弟,小宇便順勢被交給奶奶撫養(yǎng),因為經(jīng)濟原因小宇之前沒上過幼兒園也沒去康復(fù),平時就和奶奶寸步不離,也沒有什么小伙伴,幾乎不與其他人接觸。奶奶不知道什么是孤獨癥,只知道孱弱的身體逐漸壓制不住不聽話的孫子,總是無奈地說:“吃飽穿暖就行,別的隨他吧。”看著奶奶佝僂的背,小宇懵懂的眼睛,我知道,這個家庭的需求遠不止于此。
常常有人將孤獨癥孩子比作孤獨星球上的小王子,我更愿意把他們比作驕傲帶刺的小玫瑰,我想,現(xiàn)在開始,我也種下我的小玫瑰了。
靜心守候,破解種子密語
個訓(xùn)課上我開始嘗試與小宇互動,他依舊沉默不語,獨自拼搭著積木,每當(dāng)我想要加入他,便猛地推開我的手。我沒有勉強,而是蹲下來,模仿小宇的動作將積木一塊一塊搭得很高。“看,李老師搭得比你高?!币淮斡忠淮蔚摹氨仍嚒焙?,小宇偷偷瞥了一眼,我順勢放了一塊積木到他的高塔上,沒有強烈的反抗,他只是自顧自地往上搭了起來。于是,我又抓準(zhǔn)時機搭了一塊積木,就這樣一塊又一塊,積木塔搭得高高的。后續(xù)幾周,我不厭其煩地和小宇玩著搭積木,突然有一天,小宇抓起一塊積木塞進我手里,喉嚨里擠出含糊的“放…放…”。
接下來的幾周,小宇上個訓(xùn)課都十分配合,原以為我們已經(jīng)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了。結(jié)果一次個訓(xùn)課,小宇一進門就突然情緒大爆發(fā),硬是不愿意進去,奶奶以為孩子想逃避上課,氣得抬起手來就要打。我趕緊抓住奶奶的手,讓她先行離開,用小宇喜歡的酸奶“誘騙”進了個訓(xùn)室。孩子一邊吃著喜歡的酸奶,一邊目光一直往旁邊看,順著目光望去,我意識到,是不是其他個訓(xùn)的小朋友占了他一直坐的位置,于是我想辦法換了個位置,小宇竟停止了哭鬧,吃完酸奶乖乖上課了。我這才明白,這個位置是小宇的“安全區(qū)”,突然的改變讓他難以接受但他又不知該如何表達,才出現(xiàn)了情緒失控的現(xiàn)象。
《小王子》中說“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(zhì)。”小玫瑰的驕縱任性也許只是希望我們多關(guān)注他,我們要做的是靜心守候,深究意圖。
耐心呵護,靜待玫瑰綻放
改變是緩慢的,小宇依然會在排隊時突然跑開,或固執(zhí)地重復(fù)撕紙片,但我學(xué)會了提前預(yù)告:“再玩三次蹺蹺板,我們就回教室?!彼嶂^沉默不語,在三次之后乖乖隨我回到教室,而我也從不吝嗇我的夸贊。
種花的樂趣在于時時刻刻想看看有沒有花苞,耐心計算著花苞綻放的日子。如今的小宇,仍會在找不到拼圖時跺腳,但他學(xué)會了表達尋求幫助;他也不再搶奪同學(xué)的玩具,而是交換表達意愿。而奶奶也開始學(xué)著陪小宇看繪本、玩玩具,小宇的情緒問題改善了許多。耐心呵護,我相信我的小玫瑰一定會開花。
一次個訓(xùn)課上,小宇頭一側(cè),將臉蛋輕輕貼在我的手背上——這是他新學(xué)會的“擁抱”。我想,這次我摸到了柔軟的花心。